□張元忠
  近段時間,因為上海“福喜過期肉商務中心”事件在全國範圍內的發酵,“舌尖上的安全”又一次成為全民關註的熱點話題。
  來自成都的一組數據,也從一個側隨身碟面佐證了“舌尖上的安全”的極高關註度。7月31日,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發佈調查報告,根據其近期在成都進行的 “居民食品安全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成都市民對當前食品安全非常擔心。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全球租房子性的難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任重道遠,似乎光靠傳統的監管難以徹底奏效,還需要進行理念創新和借鑒國外經驗。具體而言,就是還需要從三個方面再發力——
  國際間的協作需要再緊密。世界經濟步入全球化時代,每年以億噸為單位的各種食物在世界上流動,食品供應鏈條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漏洞,都可能演變成預防癌症一場災難,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國際間協作是大勢所趨。7月,上海“福喜過期肉”事件令全球食品供應鏈的監管難題再次凸顯出來;往前追溯幾年,美國曾出現花生醬遭沙門氏菌污染事件,歐洲馬肉風波席卷了多國。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彼得·安巴瑞克曾形象地說:“你在一個國家吃比薩餅,它的成分有可能來自於30多個國家、100多個供應商。我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吃了一種加工產品,它涉及的生產商可能遍佈世界各地。”
  食品從業者道德意識需要再強化。隨著社會流動性加速,食品生產經營不再局限於一時一地,其人格身份特征日益模糊,逐步轉變成一種基於商業消費的契約關係。由隨身碟於生產經營者的誠信自律意識沒有跟上市場規模擴張的節奏,食品安全的內在風險就日益增大。要想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嚴格的監管固然重要,但讓食品從業者回歸道德本色也至關重要,也就是要在食品行業領域營造 “講誠信路好走,不誠信步難行”的良好商業氛圍。上世紀70年代,一種全新的農業模式——社區支持農業在瑞士和德國興起:在農戶與消費者之間建立穩定的供需協議,農產品直接由農場送貨上門,縮短從農田到餐桌的距離,供需雙方重新回到面對面的狀態,降低信息不對稱,從而提升互信度。
  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需要再加大。食品違法事件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食品違法成本不夠高,懲戒力度不夠大,對違法主體還沒有發揮出足夠大的震懾作用。在這方面,國際上不乏案例可循。英、美、法等國家侵權責任法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賦予消費者向侵權人主張遠超實際經濟損失賠償的權利,讓惡意違法者傾家蕩產。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輝瑞公司涉嫌健康產品不當營銷行為,被美國司法部判處13億美元的巨額刑事罰金。巨額罰金足以讓違法企業破產、讓違法者傾家蕩產,那麼誰還敢以身試法?
  (原標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任重道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35inie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