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起,將有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省份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與2014年相比,其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天津社保繳費下限將上漲282元,上限上漲1278元。需要指出的是,上調社保繳費基數的現象已成為近幾年的一種“常態”。(1月5日中國經營網)
  新年新氣象,可是在事關民眾福祉的社會保障事業面前,新年的第一天帶給老百姓的並不是什麼“好氣象”,因為多地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和個人要在原本就不怎麼豐盈的荷包里再拿出幾張大票來支付社會保險繳費,而分析這幾年的社保繳費基數變化的軌跡,很容易發現,社保繳費最低繳費標準一直在穩步提高,與之相反的是,因為CPI的一路走高和社平工資的增長緩慢,老百姓手裡的貨幣實際購買力是一路走跌的,這就形成了一個讓人尷尬的“新常態”——社會保險繳費的徵繳和保障能力都呈現出“強勁”的態勢,而居民手裡真正可供支付的貨幣卻捉襟見肘……
  為什麼我國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會在短短的十年間一調再調,甚至在國內經濟進入下行通道、眾多小微企業以及外貿加工企業瀕臨破產危機的情況下也並沒有刻意調低繳費標準,給眾多企業以喘息時間呢,這還要從我國當前的社保繳費所欠下的歷史賬目說起。
  首先,因為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建立時間較晚,由於歷史原因造成了部分人員沒有繳費或繳費積累不足,這部分人被稱為“老人”,這部分“老人”按規定仍可享受社保待遇,為此社會保險基金需要承擔巨額的“改革成本”以支撐運行,改革成本哪裡來呢?除了國家從中央財政里直接劃撥,以及從中央企業的紅利里直接撥付,很大一部分改革成本或者說歷史欠賬需要現在在崗的四五十歲的“中人”和二三十歲的“新人”來還,所以社保繳費基數標準年年上調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除了巨大的歷史欠賬需要一一填平之外,現在我們國家所面臨的養老形勢也不容樂觀:銀髮浪潮洶涌來襲,老齡化程度的加速,不繳費領取待遇的人群逐年增多,而隨著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多年之後的一些“後遺症”的出現,誰來養老以及養老能力不足的現實考驗也讓政府部門面臨巨大養老壓力,而化解這些壓力,亟需大量資金,所以社保繳費基數標準只升不降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空間有限,基金投資運營效率和收益低下,甚至是負增長也長期困擾相關部門,如何是天量資金、國民養老錢能夠錢生錢,而不是躺在銀行賬戶上睡大覺,也需要成熟的投資運營體系建立。
  因此,我國當前社保基金的大盤子其實面臨三重考驗——歸還歷史欠賬、應對當前巨大養老壓力、提高基金投資收益避免貶值,而每一項考驗都需要智慧和資金支撐,所以提高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似乎是“題中應有之意”,但是在當前的經濟態勢下,如果不直面一些企業的經營困難和一些家庭生活困難職工的生活實際,僅僅是以社平工資來定繳費基數,未免有點不實事求是,還是要深入調查,充分採集實際的消費指數,制定更加合理的繳費基數,才能更符合老百姓的社會保障期待。(何禾)  (原標題:上調社保繳費基數為何成為“新常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35inie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