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老人 漫畫:吳玉涵
  隨著我國當前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品質,越來越成為社會所關註的熱點問題。
  昨天,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寧海法院對各類涉老年人案件進行了歸類分析。從近年來的涉老案件審理情況看,贍養糾紛案件數量最少,婚姻家庭糾紛占一定比例,民間借貸糾紛比例最大,糾紛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即養老、婚姻、理財及老年人易受騙等。
  □通訊員 寧法 記者 鄭振國
  心酸

  八旬老人狀告兒子希望能見他一面
  年過八旬的王大爺,育有三子二女,原本該安享晚年,沒想到,卻與兒子打起了贍養官司。
  王二是王大爺第2個兒子,當年分家時,王二夫妻認為老人財產分割不均,偏愛老大,加上婆媳相處也頗有矛盾。老二一家便心生芥蒂,逢年過節也不去看望老人。
  這種狀態一持續就是20多年。去年,王大爺的老伴大病一場,兄妹們都勸王二夫婦前去看望,但老二一家還是沒去。王大爺覺得自己年事已高,不想留有遺憾,和其他子女一商量,倒想出個法子來:讓法院出面調解。
  王大爺將兒子告上寧海法院岔路法庭,要求其支付贍養費。庭前,王大爺一直追問法官,“到時候不會把兒子抓起來吧”。他一再表示,只要求調解,不要判決,如果調解不成那就撤訴。
  承辦法官聯繫了王二,誰知他情緒非常激動,堅決表示不會到法庭。
  經法官再三勸說,這才勉強同意讓妻子次日到法庭來。第二天,老人和其他子女一早等在調解室,卻一直沒有等到王二和他的妻子。
  就在大家氣憤之時,王大爺突然開口表示,“調不好就算了,我撤訴好了,我只是希望他能來看看我們,我也不是為了要錢”。
  承辦法官又聯繫王二,告訴他老人的想法和撤訴決定,“為什麼撤訴呢?難道他起訴我不是為了讓我難看嗎……”“不是,他要的是找回兒子,就是希望你能常回家看看。”經過法官一番勸導,王二終於來到法庭陪同父親回家,父子解開心結。
  ●法官點評
  今年以來,寧海法院共受理各類涉老年人案件200餘件,其中民間借貸糾紛占到70%以上。“從數據上看,贍養糾紛數量僅為個位數,但養老問題始終是涉老糾紛的焦點。”岔路法庭法官表示,由於農村家庭子女多,互相推諉,矛盾複雜,法院調解更加困難,有的贍養糾紛儘管判決結案,但親子關係也被破壞,物質贍養尚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也可以通過法院予以執行,然而精神贍養,包括看望老人和日常的關心,卻很難執行。
  傷心

  逛菜場發現“商機”貪便宜被騙5萬元
  67歲的周大伯是寧海人。
  去年10月的一天,他在菜場買菜時遇到兩名陌生男子找人。其中一男子陳某表示想買產品向其打聽附近的“老王”。另一男子李某則自稱是工商局工作人員。
  兩人尋求周大伯幫助並承諾給他辛苦費。見有錢拿,還有工商局工作人員陪同,周大伯沒多想就和李某一起去找王某了。
  很快,三人找到“老王”。“老王”稱他有產品價值15萬元,願便宜賣給熟人。兩男子提出讓周大伯出面購買再進行轉賣。眼見能賺不少錢,周大伯經不住誘惑,立即趕去銀行將卡內5萬元老本全數取出交給“老王”。
  等他叫了三輪車前來運貨時,三人早已不見蹤影。經周圍人提醒,周大伯這才意識到被騙,當即老淚縱橫。
  今年年初,三男子被公安抓獲歸案。上個月,寧海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陳某、王某、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四年六個月及五年六個月。
  ●法官點評
  寧海法院刑庭法官介紹說,被害人為老年人的詐騙案件主要集中在利用迷信“施法”詐騙,掉包分錢,免費贈送產品或保健品等形式上。老年人往往存有迷信、貪小便宜等心理,防範意識不夠,盲目輕信他人,信息辨別能力差;加上老年人業餘生活貧乏,精神相對空虛,具有從眾心理,容易受騙上當。
  後悔

  拿40餘萬元放“貸”老太收不回來了
  寧海人徐老太,雖已年過七旬,但身體硬朗,是個大嗓門。早在1998年,同村人鄭某因購買貨車需要,向徐老太借錢,此後陸續借款,至2002年,共借款6萬元。一開始,鄭某還按期支付利息,但後來,不僅未支付利息,連人都找不到了。
  今年年初,徐老太將鄭某告上法院,要求歸還6萬元本金及利息20餘萬元,法院最終判決支持徐老太的訴求。然而,鄭某表示,肯定還不出這麼多錢,實在沒辦法。聽鄭某這麼說,徐老太頗感失望。
  除了這起借貸糾紛外,這些年徐老太陸續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共7件,金額共計40餘萬元。老太平日里省吃儉用,即使打官司需要出庭,老太也不捨得坐車,自己騎著三輪車前往。
  想著好不容易攢下這些錢如今沒了著落,徐老太向法官們訴苦,子女們也都埋怨她,借這麼多錢出去又拿不回來,早知如此不如買房呢。
  ●法官點評
  寧海法院民三庭法官介紹說,從民間借貸案件審理情況看,老年人成了民間借貸糾紛的高危人群,一方面,一些老人手頭有了積蓄,希望能夠錢生錢,但是又無理財知識,容易輕信他人,受利息誘惑,加上借款往往無擔保、口頭約定為主,手續不規範,最後導致資金難討回,公告案件多判後執行難;另一方面,老人借款討要不回後因怕被埋怨又往往不敢將實情告訴子女,精神壓力大,法律知識缺乏,來回奔走訴訟,勞心勞力。也有一些老人為子女借款提供擔保,甚至將唯一住房拿去抵押貸款,最後導致老無所居,晚年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原標題:八旬老人告兒子只為見他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35inie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